国产又黄又潮娇喘视频网址,99久久久无码国产精品不卡,国产激情久久久久影院老熟女,黄网站永久在线播放

您現在的位置: 海洋中國 > 

長三角地區海洋經濟發展透視

發布時間:2022-10-24
放大縮小

隨著我國“海洋強國”戰略的實施,海洋經濟、海洋科技已成為國民經濟發展的“藍色引擎”。

長三角地區,坐擁世界最大的貨物吞吐港——寧波舟山港,世界最大的集裝箱進出口港——上海港,這里的海岸線長度占全國的12%,島嶼數量2917個,占全國島嶼總數約40%。2021年,以長三角為核心的東部海洋經濟圈海洋生產總值29000億元,比上年名義增長12.8%,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32.1%。

近日,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萬物開源”海洋雙創大會組委會、微鏈創業服務平臺等聯合發布2022長三角海洋經濟產業發展報告。

報告從海洋生物醫藥、現代漁業、新能源、文化旅游、涉海裝備制造五大行業入手分析長三角地區重點產業發展情況。

長三角省市海洋分量重

上海、浙江、江蘇、安徽,長三角區域除安徽屬于內陸省份,其余三個省市在全國海洋經濟中均居重要地位。

其中,上海2021年實現海洋生產總值10366.3億元,位居全國第四名。從產業結構看,濱海旅游業比重最高,占全市主要海洋產業增加值58.3%,其次是海洋交通運輸業,占比33.8%。

浙江海岸線長度全國第一,相當于該省陸域面積2.6倍的26萬平方公里廣闊海域、數量占全國四成的500平方米以上海島2878個、超過700公里的深水岸線……其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當之無愧地成為“海洋大省”。其海洋生產總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江蘇沿海灘涂面積約占全國灘涂總面積的1/4,濱海濕地面積居全國首位。江蘇擁有豐富的港航、土地、生物、旅游、鹽化工和油氣資源,近海擁有全國八大漁場中的四個。江蘇省2021年全省海洋生產總值9248.3億元,占全國海洋生產總值的比重為10.2%,形成以沿海地帶為縱軸、沿長江兩岸為橫軸的“L”型的海洋經濟發展格局。

安徽省是長三角地區唯一的內陸省份,但水系資源豐富,勞動力密集,船舶工業歷史悠久,是長三角海洋經濟一體化發展戰略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多年來,安徽省主要以內河船舶制造為主、海洋船舶制造為輔,經過長期發展,全省形成了一定產業規模和配套體系。

五大新興產業成色足

報告對長三角地區海洋經濟重點產業進行分析。

海洋生物醫藥業。隨著藍色經濟熱潮的興起,各省市紛紛加大了對海洋生物醫藥行業的投入,其中浙江省重點依托杭州生物產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基地、臺州生物醫化產業研究園、寧波生物產業園、舟山海洋生物醫藥區塊、紹興濱海新城生物醫藥產業園、金華健康生物產業園等平臺,在杭州、寧波、舟山、溫州、臺州等城市初步形成了海洋功能食品和海洋藥品的地方特色產業格局。江蘇省以連云港海洋生物制藥創新基地、鹽城海洋生物產業園、海門及啟東生物醫藥科技產業園等為載體,通過建設海洋藥物研發中心、孵化中心和藥物研發公共技術服務平臺,產學研聯動促創新,在海洋中藥研發、貝類藻類綜合利用方面卓有成效。上海逐漸形成了以張江生物醫藥創新引領核心區為軸心,以臨港新片區精準醫療先行示范區、金海岸現代制藥綠色承載區、北上海生物醫藥高端制造集聚區等為依托的“1﹢5﹢x”生物醫藥產業空間布局,產業創新要素集聚、企業鏈條齊備、綜合配套優勢明顯。

現代海洋漁業。浙江作為海洋漁業大省,率先開展修復振興浙江漁場行動,為全國重要漁場修復振興提供了浙江方案。被譽為“魚米之鄉”的江蘇,正走向漁港養殖和遠洋捕撈兩個方向。特別是專注于南極磷蝦資源的開發利用,涵蓋了專業化磷蝦捕撈加工船設計制造、遠洋捕撈、南極磷蝦產品加工鏈條,突破了我國“第二遠洋漁業”裝備技術落后及精深加工產業缺失的瓶頸。

海洋新能源制造業。江蘇、上海引領海上風電行業發展,布局全產業鏈,形成產業集聚。浙江則以培育組串式逆變器、風電鑄件產品等多個單項“隱形冠軍”著稱。

海洋文化旅游業。目前,長三角地區海洋文化旅游產業均未形成典型龍頭企業和豐富產業生態,除傳統濱海度假區、海洋公園等項目外,海洋運動、海洋科普行業優質企業較少,和一二產業融合程度較低,有待進一步協同發展。

海洋工程裝備制造業。上海作為全國唯一一個集船舶海工研發、制造、驗證試驗和港機建造的城市,央企、國企領頭,全產業鏈高質量發展。上海海洋裝備產業主要分布在臨港片區和長興島兩地,成為上海市建設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核心動能。江蘇海洋工程裝備產業發展速度快,目前產量約占全國的1/3,逐步從產業鏈中低端向高端邁進,已建成功能比較齊全的上下游產業體系。浙江、安徽深耕船舶修造細分領域,持續做精做強。浙江依托原有海洋漁業發展基礎、寧波舟山港口優勢,海洋工程裝備輔助船舶、輔助裝備制造和船舶維修、改裝、拆解領域具備較強的發展優勢;圍繞船舶和海洋工程,浙江在海洋材料領域的創新發展也較為矚目。安徽蕪湖造船廠憑借豐富的造船經驗,創下了中國造船行業的34項第一。

海洋經濟一體化縱深行

那么,長三角地區海洋經濟一體化發展趨勢如何?參與報告研究編制的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高級工程師許雪峰認為,在海洋強國已經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走向海洋、深耕海洋的大趨勢不會變,面對高質量發展的時代命題和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良好機遇,通過長三角區域海洋經濟一體化協同發展,成為“十四五”時期江浙滬皖三省一市高質量發展海洋經濟、積極響應國家海洋強國戰略的必然選擇。

報告建議,完善長三角海洋一體化發展機制,出臺長三角區域性海洋法規,建立長三角一體化海洋權威機構。

同時,加快建立一體化的海洋資源市場體系,加快建設一體化的海洋產業體系。

建設海洋強國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戰略任務。長三角地區作為我國最具活力的三大經濟圈之一,是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以及全球競爭的門戶,是我國沿海地區的中心,具備相對完善的港口航運體系,海洋資源豐富,政策支持體系堅實。

截至2022年8月15日,長三角地區三省一市共計注冊涉海企業12328家,這些企業是長三角地區海洋經濟重點產業中堅力量,其在推動海洋經濟高質量躍變、構建人海和諧的發展道路上將發揮積極作用。

文章來源:中國自然資源報
責任編輯:孫玥

相關閱讀

 
分享到:
20K
 

版權所有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 電子郵件: webmaster@china.org.cn 電話: 86-10-88828000 京ICP證 040089號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號:0105123

中國網官方微信
網站無障礙